中交法治在线网

交通资讯 交通知识 公益宣传

红领巾绘绿卷——益农镇少先队员暑期垃圾分类实践纪实

更新时间:2025-07-17 16:46:18点击:

这个夏天,杭州市萧山区益农镇的村落间活跃着一群系着红领巾的身影。从久联村的分类知识课堂,到三围村的绿豆汤送清凉,少先队员们以“绿色童行”为主题,用一堂堂浸润式实践课,让垃圾分类的种子在乡野间生根发芽,更让青春的担当在汗水里绽放光芒。

久联村里的“分类启蒙课”

7月6日,久联村半书房内热闹非凡,一场别开生面的“垃圾分类大挑战”正在进行。益农镇的少先队员们围在游戏展板前,有的举着“废电池”卡片冲向红色垃圾桶,有的争着把“菜叶”卡片贴进绿色区域——这是村里垃圾劝导员设计的互动游戏,用童趣化解分类难题。

红领巾绘绿卷——益农镇少先队员暑期垃圾分类实践纪实(图1)

队员们边听边记,把“可回收物能卖钱”“厨余垃圾能堆肥”等要点抄在笔记本上,还不时对着现场发放的宣传手册勾画重点。50余份印着分类指南的手册很快被村民们领走,封面上“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醒目标语,成了村里随处可见的环保提醒。

红领巾绘绿卷——益农镇少先队员暑期垃圾分类实践纪实(图2)

“以前总嫌麻烦,现在听娃娃们一说,才知道分类这么重要。”72岁的张爷爷拿着手册,跟着队员们学认垃圾桶颜色,还主动分享心得,“以后菜叶单独放,废纸攒起来,可不能输给孩子们!”

小暑日的“清凉实践课”

暑气蒸腾的小暑时节,三围村的田间地头迎来了另一支红领巾队伍——扬帆小队的队员们捧着绿豆汤,把清凉和分类知识一起送到劳动者手中。

清晨的党群服务中心飘着豆香,队员们跟着校外辅导员王阿姨学熬汤时,就上了堂“分类实操课”。装绿豆的布袋、剥下的豆壳、擦灶台的废纸,都成了教具:“布袋洗干净是可回收物”“豆壳能堆肥,属于厨余垃圾”。队员们蹲在垃圾桶旁比对着、讨论着,连汤勺上滴落的绿豆渣都要小心归位。

红领巾绘绿卷——益农镇少先队员暑期垃圾分类实践纪实(图3)

带着50余杯绿豆汤出发,队员们兵分两路行动。田间地头,他们给农户递上汤,指着垃圾桶叮嘱:“伯伯,瓶子扔蓝桶,豆渣倒绿桶,能当肥料呢!”工厂车间里,眼尖的队员发现角落堆着废纸箱,连忙提醒:“这些能卖钱还环保,要单独放哦!”车间主任笑着打趣:“孩子们比喇叭还管用,这就安排人整理!”

红领巾绘绿卷——益农镇少先队员暑期垃圾分类实践纪实(图4)

夕阳西下,队员们的红马甲已被汗水浸透,但手里的“分类小手册”记得满满当当。“原来熬一次绿豆汤,就能遇到这么多分类学问!”队员小林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红领巾绘绿卷——益农镇少先队员暑期垃圾分类实践纪实(图5)

红领巾的“绿色成长记”

从久联村的知识宣讲到三围村的送汤实践,益农镇的少先队员们用“小手拉大手”的方式,让垃圾分类从口号变成了乡亲们的日常。这个夏天,红领巾的鲜红与分类桶的青绿在村落间相映成趣,勾勒出最动人的文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