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17 16:44:29点击:
近日,杭州市萧山区盈丰街道利用暑期来临之际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合丰社区和新中社区围绕“趣学分类·环保驻童心的”主题,分别开展了咖啡豆变废为保以及红领巾环保研学活动。
当平平无奇的咖啡豆遇上天马行空的童心,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一场别开生面的“咖啡豆冰箱贴DIY暨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在合丰社区举行。20组亲子家庭用咖啡豆、胶水和创意,将废弃材料变成充满童趣的艺术品,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环保的乐趣。
“妈妈,我要给小熊贴一颗咖啡豆眼睛!”5岁的萌萌踮着脚,小心翼翼地将一粒深褐色的咖啡豆粘在木片上。活动现场,孩子们在志愿者指导下,将咖啡豆拼贴成小熊、星星、小房子等图案,再用彩笔勾勒细节。原本作为易腐垃圾的咖啡渣和残豆,经过孩子们的巧手改造,成了独一无二的冰箱贴。“这些咖啡豆是咖啡店捐赠的废弃材料,”活动现场垃圾分类苏老师介绍,“我们希望通过手工创作,让孩子直观理解‘废品再生’的意义。”现场还设置了咖啡渣堆肥展示区,不少家长拍照记录,“没想到咖啡渣能种花,回家我也试试!”居民张女士感叹道。
手工环节结束后,一场“垃圾分类大闯关”将气氛推向高潮。“过期咖啡包是什么垃圾?”“装咖啡豆的纸袋该怎么分?”孩子们争相抢答,志愿者通过实物卡片演示,详细讲解易混淆的垃圾分类知识。8岁的点点答对全部问题,获得了“环保小达人”徽章,“我回家要教奶奶分垃圾!”她骄傲地说。社区工作人员表示,活动特意将创意手工与环保知识结合,“用轻松的方式传递可持续理念,比单纯说教更有效。”活动中,家长们的参与同样热情高涨。一位父亲和孩子共同设计了一幅“咖啡豆地球”,用绿色颜料涂出陆地;“孩子粘豆子时特别专注,这样的活动既能培养耐心,又能学环保知识,”陈先生笑着说。现场还布置了“亲子环保承诺墙”,许多家庭写下“减少使用塑料袋”“每周垃圾分类日”等承诺。
一颗咖啡豆的重量不足0.1克,但当成百上千颗豆子被重新赋予生命,其承载的环保意义便重若千钧。在这场活动中,孩子们学会的不仅是手工技巧,更是对自然资源的敬畏——而这正是绿色未来最珍贵的种子。
暑期来临,新中社区将目光投向青少年群体,联合杭州市城市管理局、杭州市水设施河道中心、萧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萧山区水设施河道中心党支部,共同开展红领巾研学活动。来自萧山区综合行政执法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化身专业讲解员,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小朋友们详细讲解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具体标准和操作方法,让孩子们对垃圾分类有了系统的认识。
活动现场,讲解员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小朋友们详细讲解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具体标准和操作方法,让孩子们对垃圾分类有了系统的认识。其中“垃圾分类大转盘”和“精准分类投掷挑战”两个互动游戏成为最大亮点。“垃圾分类大转盘”上,各类垃圾名称清晰可见,小朋友们转动转盘后,需准确说出对应垃圾的分类类别,答对即可获得印章奖励。“精准分类投掷挑战”中,孩子们将写有不同垃圾名称的小球,精准投放到对应的分类垃圾桶内,在投掷的乐趣中强化分类记忆。小朋友们积极投身互动小游戏,现场欢笑声不断。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小朋友们掌握了垃圾分类知识,也体会了变废为保的乐趣。街道、社区也不断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让垃圾分类知识走进居民生活,尤其在小朋友心中种下了环保的种子。(李宇帅、苏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