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法治在线网

交通资讯 交通知识 公益宣传

《广西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解读

更新时间:2022-01-07 15:47:10点击:

近几年来,广西交通锐意改革创新,着力攻坚克难,采用超常规举措,加快了追赶步伐,在交通规划、项目前期、投融资体制改革、工程建设等方面,创造了“广西速度”、“广西模式”、“广西规模”,探索走出一条经济欠发达财政相对困难地区交通建设高速发展的新路子,努力走出一条交通运输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路子,多项指标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全区追赶跨越发展的排头兵、“起步就要提速、开局就要争先”的开路先锋和“三个高于”的典范。今年1至11月,广西综合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214.89亿元,同比增长41.5%,提前1个月完成全年投资2200亿元目标任务。公路水路投资规模在全国的排位从2017年的第13位,到2018年的第10位、2019年的第8位、2020年的第6位,今年1至11月连续位居前3位,增量排全国第一位。2019年、2020年,广西交通连续两年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力争2021年完成综合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500亿元,有望再次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实现“三连冠”。今年,高速公路又建成519公里,总里程突破7300公里,预计今年年底达7322公里。最近四年,高速公路开工规模超过过去30年开工规模的总和。高速铁路800多公里,超过过去20年的一半。

以规划为引领,仅用半年多时间,就完成了通常需要一年以上才能完成的《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2018-2030年)》,富有前瞻性地规划了15200公里的建设规模。

创新项目前期工作模式。实施高速公路前期代办制,同时将该模式推广应用于铁路、水运、农村公路项目,形成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推动我区共118个公路水运项目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项目库,总投资约3927亿元。代办完成一、二期共71个近6000公里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

创新项目投融资方式。大力推广PPP等模式,PPP项目入库数量和投资规模均居全国第一。全国首创有效吸引社会资本的普通公路“先养后补”模式获得交通运输部充分肯定。运用“资源换资金”等方式筹集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帮助解决市县出资困难问题。成功申报新开行、亚投行8亿美元贷款分别用于普通国省干线、边境交通基础设施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期广西交通强区建设项目将获得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共4000亿元以上综合融资支持。

创新项目调度方式。实施自治区领导联系重大项目机制,调度协调解决项目规划建设过程存在的问题。抽调业务骨干,组建专班,推动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开工建设,目前全区交通在建重大项目达270个,总投资约11207亿元。

一大批重大交通项目规划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千年工程”“百年梦想工程”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成为国家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工程和广西发展牵引性战略项目。平陆运河将为广袤的西部地区开辟一条路径最短、用时最少的最便捷的出海新通道。湘桂运河前期工作正式启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卡脖子”工程——黄桶至百色铁路取得重大突破,国家铁路集团正式牵头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首次明确项目建设时序。南宁经桂林至衡阳新高铁取得重大进展,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项目纳入正在调整的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北部湾港上升为国际门户港和国际枢纽海港。广西最大油码头——钦州30万吨级油码头投产运营,北部湾港首次实现30万吨级油轮进港靠泊作业。解决右江断航20年难题的关键项目——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在实施农村公路“四建一通”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创新提出实施乡村道路“三项工程”,计划到2022年实现所有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到2025年底新增农村公路超过1万公里,实现全区具备条件的自然村(屯)基本通硬化路,基本实现硬化路进村入户普及化。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关键时期。

随着国家重大战略在广西的纵深推进,人民群众出行需求稳步增长,高品质、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强,今后五年仍将是广西交通运输发展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必须要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全面开启交通强区建设。